
大家好,我是IGN的西蒙,來談談我對《死亡擱淺2:冥灘》的看法。由於前作的評價兩極分化,我認為在討論續作前,應該先表明我對2019年原版的個人立場。
事先聲明 - 我當時沒有為IGN評測初代《死亡擱淺》(這份榮譽屬於我們出色的評測者崔斯坦·奧吉爾維 - 點此閱讀他的評測)。他給出的6.8分巧妙地平衡了遊戲最尖銳的批評者與最忠實粉絲間的差距。正如所有藝術品,觀點因人而異,而我的看法與崔斯坦相對平衡的評價略有不同。這不是重新評測(所以不會有新分數),但以下是我認為成功與失敗之處。
首先讓我們直面房間裡那頭BT級大象 - 那個顛覆認知的敘事。個人而言,我鍾愛《死亡擱淺》故事的展開方式,儘管(或許正因為)它鋪天蓋地的虛構科幻術語。這種體驗會十倍回報你的耐心,特別是在那些情緒張力拉滿的最終時刻。山姆與露兒的父女羈絆直擊我心,而克里夫·昂格爾與亡人悲劇性的故事線,最終在湯米·厄爾·詹金斯的演繹下成就了遊戲史上最震撼的表演之一。這還沒提到瑪格麗特·庫里的雙重角色,或是蕾雅·瑟杜飾演芙拉吉爾時令人心碎的轉變。隨著艾兒·芬妮以神秘角色「Tomorrow」加入續作,我已經對她投以最高警戒的斜視。
沒錯,劇情涉及世界末日災難與石油怪獸,但真正吸引我的是這幅末世畫卷中交織的細膩人性故事。它讓我想起科幻作品的巔峰 - 像是維倫紐瓦的《異星入境》或麥卡錫的《長路》- 用愛與失去這類普世主題,為最離奇的概念賦予根基。無論是凝視克蘇魯式的恐怖存在,還是在Low Roar憂鬱旋律中翻越山嶺,《死亡擱淺》總能在40小時旅程中,找到平衡奇觀與人性戲劇的方法。
「這正是我鍾愛的科幻類型 - 以深刻個人故事為錨點的浩劫級存在危機。」
遊戲性方面,近期預告顯示《死亡擱淺2》將強化經典《潛龍諜影》式動作元素,這讓我相當振奮。因為老實說 - 儘管我沉迷劇情,初代實際操作有時像在瀝青中跋涉。我2019年首次遊玩時,在配送點間無盡徒步逐漸變得像工作而非娛樂,導致進度嚴重停滯。那個惡名昭彰的第三章用永無止境的補給任務幾乎擊垮我。
所幸後來重玩導演剪輯版徹底改變了我的觀點。新增的戰鬥深度與便利工具(說的就是你,送貨機器人與投石機)注入了亟需的變化。多虧線上網路,發現其他玩家已在世界建好基礎設施也轉變了體驗。到終盤階段時,我已能歡快地用滑索橫越山巒,騎著摩托車奔馳在殘破公路 - 這正是我希望續作能從一開始就繼承的機動性。
雖然移動最終漸入佳境,但戰鬥始終是我的致命傷。沒錯,朝石油怪獸投擲體液手榴彈確實有其魅力,但BT遭遇戰多半讓我屏息熬到結束。潛行繞過穿著輻射黃制服的人類敵人成為我的默選方案 - 有效但乏味。這就是為何《死亡擱淺2》擴充的武器庫引起我注意。我不是要山姆變成毀滅戰士,但擁有更動態的應敵手段能大幅提升我的投入感。
最終結論?我深深愛上《死亡擱淺》那怪奇絕妙的世界與難忘角色,只是未必總能適應其遊戲節奏。時而喜歡,偶爾熱愛。我們從續作看到的每項情報 - 從爆炸性新劇情線到那些標誌性的小島式炫技 - 都讓我渴望重返這個詭譎宇宙。我最大的期盼?但願這次在那些令人屏息的過場動畫之間,實際遊玩過程不再像雜役。真相將在6月23日我的完整《死亡擱淺2》評測出爐時揭曉。
《死亡擱淺 2》:突破前作的全新詮釋
作者 : Andrew
Sep 23,2025
最新文章
最新遊戲